
交流新业态,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水果零售业的细分、“迭代”速度,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继水果专业店(百果园等)、干果店(果栗园等)、果切店(切果now等)、果汁店,以及大量的果茶店等细分连锁业态出现后,现在,通过做水果“小吃化”消费场景,将水果现场果切,再做自助挑选、量贩售卖的业态,开始规模登台。
在高线城市,如北京,这样的业态开始进入到城市的一些核心商圈,单价高,并客流火爆。
一
鲜女妹
在北京朝阳合生汇开出的鲜女妹就是这样的业态,它的店开在了合生汇的潮流小吃区。
门店面积10平米内,实际上就是一个果切“吧台”,无堂食空间。但现场员工数不少,同一时段有5位员工。
鲜女妹供应30支左右SKU,供消费者现场自助挑选,再称重结算,统一售价17.2元半斤,并不便宜。
鲜女妹的30支左右SKU中,主做鲜果切,水果日配而来,现场果切,再放置货框货架供消费者自助挑选。鲜果切吧台还设置了一个香料调味区,提供了辣椒、盐等四五款食用香料供果切产品调味。
在鲜果切之外,鲜女妹“配套”了10支左右以酸口感为主要特色的腌制水果或果切品项。
除此之外,鲜女妹在不大的经营场所内,也上了榨汁设备,供应鲜榨果汁。
至于客群,从鲜女妹的现场经营来看,可谓是人气爆棚,客流饱满,很受欢迎。
而从《商业观察家》的观察来看,鲜女妹的客群主要是年轻客流,尤其是以年轻上班白领为主。有意思的地方则在于,鲜女妹的排队,及支付人群中,年轻男性的比例很高,部分时段甚至能占到近半的比例。这可能是它与以往的水果专业店、果汁店等,有所不同的地方。
二
消费场景
从《商业观察家》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我们觉得鲜女妹这种形态,对于水果零售市场是有增量贡献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消费场景的开发。一个是购物体验的提升。
在消费场景方面,鲜女妹这种形态,强化了水果的小吃属性,将水果连锁的消费场景开发延展到了小吃的场景。
过去,水果的消费属性,主要是饮食(餐饮组成及代餐)、礼品、零食(办公或下午茶)的属性。但人们在吃小吃,吃一碗粉面、来一张饼、撸一点串、点一碗馄饨的时候,较少看到人们会同时再去吃一点水果。
鲜女妹开在了购物中心的小吃区,提炼的“卖头”是解腻,且批量供应腌制水果的酸口感来开胃,其实就是在做小吃场景。
同时,它本身的经营也是把水果小吃化了的——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口感,从设置调味区为水果调味,到供应腌制水果与果汁,到多品项的鲜果切自助挑选(果切的即食特征也契合小吃属性)等,这些都赋予了水果更丰富的口感与更多的风味,而风味化其实就是小吃化。
所以,这就能部分解释为什么鲜女味的男性客群会相对比较高,小吃化的水果既能更吸引年轻男性客群,也能带来很好的互动,从而让年轻情侣都能参与进来。
而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来看,尤其是疫情后以来,低客单、低门槛的小吃化表达,在各个业态中都在开花结果。做得好的超市,比如雅斯的成功就是把超市+小吃餐饮磨合成型了。餐饮业则冒出了很多小吃连锁店。购物中心中,像北京的朝阳合生汇,它做得好的一点就是把“小吃街”潮流化、主题化地“搬进”了购物中心,进而做出了烟火气。
因此,得益于这波小吃化发展潮流,鲜女妹也出现了,这也可能是它能在城市核心商圈的购物中心中找到落地空间的基础之一。
三
购物体验
鲜女味增量价值的另一块可能在于对水果零售业的购物体验有提升。
果切已经不“新鲜”了,大量的果切连锁已经出来了,大量的超市在卖场内都设置了果切区。但是果切的自助组合挑选、量贩售卖,还是比较新鲜的,市面上不多,在广东,有很多个体店有做这种“初级”形态,但没能连锁化。
这种可在几十支SKU中,自助组合挑选,统一价称重售卖的方式,在消费端的体验感强,比较勾人。
既给人一种很“便宜”的感觉(实际不便宜)。也给人一种很丰富的感觉,能带来感官上的规模效应。
还能让人在工业化的钢筋丛林中找回点“市井”的温情,通过具有穿透力的果切商品来“表现”温情。
鲜女妹把果切的表现力展现得比较好。
四
商圈
水果专业连锁在高线市场,以往是很难进入核心商圈的,商铺租金太贵,卖这点水果怎么能覆盖铺租呢?
正是因为铺租贵,高线市场才有了前置仓生鲜业态,前置仓的租金不贵,最早出现的前置仓生鲜之一——每日优鲜,就是主要卖水果、卖零食的。它做的是水果的办公零食属性,它可以租便宜的前置仓,再通过人力配送,进CBD等办公商圈。
鲜女妹这种形态的出现,某种角度上说,其实也为水果连锁进入铺租高的核心商圈开了一条路。
因为它能把水果价格卖上来,17.2元半斤的果切并不便宜。
鲜果切、鲜榨果汁的组合有一道水果加工环节,能产生加工环节的附加值。
果切、果汁商品即食,不用再洗,食用的便利性好,而便利也有溢价。
切好后的水果自助挑选量贩售卖,卖的是时效,水果切了后,短保,保存不了太长时间(鲜女妹的果切存放框有保鲜设计),而时效只要匹配场景,也能卖出一些溢价。
越短保的产品,周转率越高,高周转带来利润,但对供应链的运营效率要求高,这就要求合适的时间、地点、人群、商品、数量,都要刚刚好。
从鲜女妹北京合生汇店的客群经营来看,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很多是不知道每日菜价、果价变化的。
人群是匹配的。
商业观察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