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1月份,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9.73%,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1.84%;截至11月底,集团资产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98%,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今年以来,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产发集团”)以济南市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坚持“11463”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集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双百企业”专项评估中,济南产发集团获得“优秀”等次,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属企业。
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济南产发集团如何持续保持稳健的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以‘产业兴市、发展报国’为使命,近年来,我们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产业投资和园区建设运营两个抓手,增强对全市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支撑作用。”济南产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蓓介绍,目前,济南产发集团累计完成园区建设和运营12个,总建筑面积161万㎡;通过各类基金累计投资226亿元,投资企业和项目200多个,近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出一条“基金+基地”双轮驱动,助推济南市特色产业集群崛起的新路径。
攻坚100天 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四大在建产业园区全速推进
“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当前,厂房的外墙维护结构施工及屋面防水作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近期,在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施工正在紧张进行。济南产发先进材料智造港(槐荫)项目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今年12月底,将完成厂房的土建施工,进入工艺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
今年是济南市“项目深化年”。济南产发先进材料智造港是济南产发集团紧紧扭住全市“项目深化年”总牵引的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济南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集群先行区,项目一期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利税5亿元,带动就业约2000人。项目建成后,对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就业、推动济南市新材料、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该项目尽早落地建设,产发集团倒排工期、奋力作战,采用“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推进项目建设,一天实现“三证”齐发,跑出了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加速度。
自6月底使用方技术图纸确定以来,该项目团队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现场最多超过一千名工人同步推进,仅用10天完成液压夯施工,20天完成管桩施工,45天完成基础施工,并在100天内实现了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这是济南产发集团推进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1月2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4年‘项目深化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做好八个‘新提升’工作,就是要用好‘总牵引’,即在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等五个环节上做到‘三看三深化’。”黄蓓介绍,产发集团结合自身实际,运用“三看三深化”的科学工作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围绕项目研判等前期准备工作和投资决策等关键环节以及资金筹措等要素保障方面,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落地,同时,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产发园区集团负责人刘孝萌介绍,产发集团四个在建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均进展顺利,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约12.14亿元,完成济南市委下达任务目标的186.77%。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济南产发先进材料智造港项目(槐荫)完成主体建设,省重点项目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起步区),以及市重点项目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一期(商河)、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一期(章丘)等3个专业化园区已建成并开始招商或投入使用。
除了这四个在建园区,济南产发集团芯片生产定制厂房、济南产发平阴标准厂房、济南产发中欧智造港等(高新区)3个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7个主题特色园区,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全覆盖。
“产发集团园区建设围绕全市四大主导产业和标志性产业链集群展开,我们打好项目谋划、招引攻坚战,旨在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今年以来,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已策划储备项目13个,策划储备项目数量位列市属企业第一。”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济南产发集团累计完成园区建设和运营12个,总建筑面积161万㎡。按照“精耕济南、服务区县”的思路,通过建设高品质产业园区和运营特色都市园区,加强孵化联动,持续孵化高科技企业,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已吸引京东、联通、信诺微医药等在内的150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有40家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建设运营质效明显提升。
从筑巢引凤到凤巢并举、先凤后巢
建设还在进行时,招商已超80%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载体,以前产业园建设,先筑巢再引凤,容易造成园区空置。”刘孝萌说,为打破这种局面,济南产发集团将招引工作前置,园区建设与招商工作同步进行,实现“凤巢并举”甚至“先凤后巢”。
在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建设现场,33栋医药厂房中已有31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即将交付。与此同时,一批企业已经开始入驻。
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一期31栋建筑单体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该项目如今已储备重点项目12家,80%的厂房已被企业选定,其中已签约企业5家,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产发园区项目招商负责人李富宠介绍,该园区围绕生物医药这一主导产业“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创新药物、消费型药物及生物制剂研发及生产项目。
项目招引如此迅速,得益于提前谋划。“项目建设之前,我们就多次走访周边的生物医药企业。”李富宠表示,当地企业多数落地3-5年时间,已经从小试进入到中试阶段。下一步,企业从中试到放大阶段,便需要新厂房、设备支撑。同时,随着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落地需求也在增强。
瞄准需求,济南产发集团提前着手,遍访全国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区,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等。“仅苏州,一年我就跑了十几次。”李富宠说,目标精准,挖掘企业也更加有的放矢。当地龙头企业,也将积极将上下游企业推荐过来,不少已经落地。除此以外,产发集团还通过参与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组织行业学术论坛等形式,储备大量优质项目,提升园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当然,吸引企业落地,产发集团花了不少“心思”。“首先,商河化工产业园是省级化工园区,资源稀缺。”刘孝萌说,园区按照生物医药企业需求,定制配套设施,以污水处理为例,生物医药类企业污水处理标准高,如果企业自身建设处理系统需要投入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此,园区投入1500多万元,打造了废水预处理平台,为企业降本增效。除此以外,园区还打造了国家级CNAS检测服务平台、医药实验室标准化定制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企业孵化服务平台、快速药审报批服务平台等,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运营服务。
“项目招引前置,一方面加快了企业落地的速度,另一方面,园区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更符合企业需求。”以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为例,工作人员前期在与企业沟通过程中,着重了解企业的需求,对厂房做了很多改良。比如,正常厂房一般一楼7米、二楼4米,工作人员在前期走访中发现,有些企业反映釜有两层甚至三层,因为厂房不够高,企业只能打开屋顶、设备外置,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在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厂房设计一楼8米、二楼10米,方便医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这些“小心思”,为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成为不少企业落地的原因。
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项目A地块一期以及B地块45栋建筑单体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目前,产发集团在建的4个项目,都是采取边招商边建设的模式。”产发园区负责人介绍,位于明水经济开发区的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如今已经储备10余家高端制造企业,厂房需求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前三期已进入运营期,四期预计2027年建成交付运营。目前,京东云北方区域总部已落地园区,注册超7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企业14家,储备意向重点项目15家,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而济南产发先进材料智造港项目则是完全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的园区,属于“先凤后巢”模式的典型项目。
截至2024年10月,产发集团建设的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一、二、三期建设全部完成并进入运营阶段。
基金投资1亿元,企业返投9000万
“基金+基地”协同培塑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在项目招引的过程中,产发集团思路不断转变,路径不断优化,创新探索‘基金+基地’的模式。”黄蓓介绍,产业资本和产业园区抄起手来,围绕特色产业链,有针对性地招引龙头企业,以此为牵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此举不仅提高了园区招引的整体效率,更能使入驻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打响园区特色品牌,形成集聚效应。
今年6月20日,飞索航天大卫星总部项目在济南产发(章丘)先进装备智造港实现市外迁址注册。预计一期研发制造发射大卫星12颗,达产后每年可实现6亿元卫星数据销售收入。飞索航天计划一、二期以高水平大卫星为依托,在章丘先期建成研发、制造、测试产业示范基地和数据接收处理中心。三期拟与国外机构合作,在章丘建设中、重型商用火箭液体发动机生产线。
2024年7月,产发集团投资企业飞索航天总部落户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
该项目的落地便是得益于济南产发集团“基金+基地”招引模式。“我们在接触企业时了解到,既有融资需求又有载体需求,产发集团强化内部协同,向企业投资入股的同时,也将项目落户在产发先进装备制造港内。”产发资本集团负责人介绍。
“基金+基地”模式的成功运用,背后是济南产发集团方向聚焦、攥指成拳的谋划布局。“产发集团坚持服务全市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济南市主导产业,结合集团自身实际,确定了集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投资方向,并在济南市18条重点招商产业链中选择7条产业链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链,坚持按图索骥、沿链谋划,围绕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投资布局。”在黄蓓看来,产业方向精准聚焦,这让各个板块可以同向发力,以基金撬动招商,让基地承载产业,产生1+1>2的联动效应。
在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除了聚焦空天信息产业以外,产业方向还瞄准了集成电路产业。而投资板块,产发集团成立了规模1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母基金。正是靠着“基金+基地”联动,产发集团将广东芯慧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引到了产发先进装备制造港。
2024年5月,产发集团投资企业广东芯慧微落户济南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
2024年7月,产发集团投资企业云智软通重点项目交付现场。
产发集团通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向其投资1亿元,同时园区为其“保姆式”的服务,推动企业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企业总部落地后,在厂房、设备等方面返投9000万元,双方达成双赢。该企业专注国产高性能FPGA芯片与IP的生产和销售,其落地将推动济南形成更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
“这些年,济南产发集团投资思路发生了全方位转变,从投资方向相对分散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个细分领域,从投资一个个项目到围绕特色产业链;从单纯看重投资收益到更看重产业培育。”产发集团基金投资负责人表示,这些转变让产发集团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中支撑更强。
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产发集团重点投资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济南所需、产发所能、未来所向”的产业项目,采用“战略直投+基金投资”运作模式,截至2024年10月,累计发起设立或参与投资基金37只,参与设立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投资企业和项目200多个,近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集成电路方向为例,产发集团以产发基金、经发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为抓手,投资或培育了包括济南比亚迪半导体、天岳先进、晶正电子、晶镓半导体、芯慧微在内的一大批硬核科创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近100余亿元,覆盖装备材料、IP/EDA、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和主要细分领域,以此为支撑的全市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黄蓓表示,下一步,济南产发集团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做强产业投资、产业园区、产业运营三大板块,着力打造以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文化一流、业绩一流为特征的国内一流的产业投资集团,进一步助推济南特色产业集群崛起,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史梦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