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嘉放手一搏,夸克开始反击
眼见着DeepSeek异军突起、豆包也借助抖音这个入口混的如鱼得水,而早早布局的通义,C端用户反馈却稍显逊色,这下阿里急了。
今年年初,马云现身夸克办公区,专门和员工打了招呼,引发不少联想。
显然,压力之下,阿里想到了夸克。3月之前,夸克在阿里内部一直没有独立的架构,属于统筹管理的业务。
3月13日,阿里重磅升级了“新夸克”,马云也钦点了一名爱将——吴嘉,来扛起这个守塔的重任。调任后,吴嘉的汇报对象直接是阿里CEO吴泳铭,重视程度不一般。
吴嘉
图源:微博
那么,低调存在多年的夸克和吴嘉,为什么突然被阿里“提拔”,而不是“好兄弟”通义APP?
一方面,阿里内部曾透露:“其他App投流的效果不理想,短期已看不到能与豆包、元宝掰手腕的希望”。
其实,通义千问并非缺乏技术底蕴,相反,在不少行业报告中,通义的数据是非常出色的。比如,3月Qwen2.5-Omni发布后,性能进一步升级,接近DeepSeek-R1(370亿激活参数)。
然而,在用户增速和活跃度上,的确难和头部AI应用有抗衡的能力。3月,豆包的日下载量来到15-20万,而通义千问仅六分之一。
竞争压力不小,急着扶持夸克似乎也能够理解。
另一方面,和吴嘉这个人有很大关系。对此,阿里核心决策层的人士曾表示,吴嘉被委以重任的原因是:他是阿里内部少数带队做成过“大C端产品”的年轻高管。而这个“大C端产品”便是夸克。
吴嘉毕业于浙大,2010年加入阿里云,成为团队早期核心成员,亲历阿里云从0到1的攻坚阶段。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对技术底层和产品创新的深刻理解。此后十年,他辗转多个关键岗位:UC浏览器、书旗小说等。
当然,吴嘉之于阿里,最大的影响力,是推动夸克的转型。
2018年,在推动夸克转型智能搜索后,吴嘉继续带队,此后的3、4年的时间里,夸克用户量逐渐过亿,2020~2023 年,每年用户增长率都在 200%以上。
2025年,吴嘉明确提出“AI使用工具,而人使用AI”的理念。因此,夸克也从刻板印象中的“浏览器”和“网盘”升级为“AI超级框”智能体。
由此,夸克告别了传统的关键词检索,生成链路进一步缩短,用户只需输入意图,AI就能自动调用工具链完成任务,比如生成学术报告、旅游规划。
对于夸克而言,吴嘉便是那个将其打造为阿里AI to C“门面产品”的人,也是AI时代重塑其存在意义的人。
当下,在AI超级入口的角逐战中,夸克和吴嘉也正如那个有潜力的孩子,背水一战。
高考季一鸣惊人,夸克长舒一口气
不过,看起来,夸克这个“孩子”也为阿里争回了一口气。
6月,AI行业市场格局再次变天,风头正盛的跌落神坛,默默发力的一举丰收。
AI产品全球总榜显示,阿里旗下的夸克突然登顶,月活跃(MAU)突破1.5亿,仅次于全球超级AI应用ChatGPT,位居世界第二,百度网盘位居第三。
AI产品榜aicpb.com
当然,纵观3、4、5月的数据,夸克的势头可以说起来了。
DT商业观察
此外,用户的欢迎程度,还可以直接从应用下载量中直接反映。2025年6月,大陆市场AI APP苹果端下载榜单,夸克以18%位居第二,TOP 5另外四家分别是豆包、DeepSeek、即梦AI与腾讯元宝。
DataEye
此外,ADX行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6月,夸克以50万组投放素材量蝉联大陆市场AI产品买量榜首,环比增长89.1%,占行业总素材量的50%。
具体来看,夸克素材量占比较5月份大幅提升,由5月份的36%提升至6月份的50%,蝉联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腾讯元宝、字节豆包。
DataEye
这组投放素材量数据中,可以读出,凭借“财大气粗”,6月夸克的投放是远大于同行AI竞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高考季,夸克发布了模拟选志愿工具和行业首个高考志愿大模型,甚至请来了张雪峰、张朝阳、王俊凯等业内外名人入驻。
行业数据显示,6月份夸克APP与“高考”有关素材量超12万组,较5月份增长了超10万组。据不完全统计,6月期间,夸克累计服务考生及家长超4000万人,生成志愿报告1200万份,回答相关问题3.3亿个。
综合看来,在这场“AI to C”的用户争夺战中,阿里暂时挽回了一些优势局面。
烧钱策略能走多久?
2 月吴泳铭宣布阿里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开始,一套组合拳下来,外界得到的信号只有:阿里很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投资额超过阿里过去十年总和,也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如今,夸克的异军突起,似乎宣告着阿里在夸克上下的血本,终于迎来了回报的时刻。
不过,摆在面前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
一方面,凭借押注“高考志愿大模型”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接下来,离开了特定场景下集中爆发的需求,夸克能否将这份势头继续保留,使其成长为持续性的增长,是一项考验。
更何况,外部竞争对手的实力不容小觑。
比如豆包,豆包是国内少数持续增长的AI应用,3月到5月两个月内,豆包用户涨了大约1500万,增速达到了19%,在此期间,包括夸克、元宝、DeepSeek等在内的应用,用户普遍在流失。
另一方面,数据表明,夸克的用户相对年轻,24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积极角度来看,Z世代对事物接受度高,夸克若推出新功能他们支持的速度和意愿都比较高;
但消极来看,年轻群体也意味着付费意愿有限,并且,若竞品推新够快够有吸引力,年轻用户可能会“离开得头也不回”。
DT商业观察
除此之外,目前来看,夸克的收入仍旧依赖网盘会员订阅,AI功能虽然势头正猛,但并未能成为其核心付费驱动力。
换句话说,大部分用户仍旧将夸克视为“智能搜索工具”,AI功能的认可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AI助手在用户眼中,更多地如同一个“附赠品”。第三方数据显示,夸克AI付费率远低于直接对手百度网盘,更不用说功能更垂直的豆包、DeepSeek。
更严重的是,为了维持现有的“极简”风格,夸克坚持走“无广告”路线,便进一步压缩了收入空间。截至目前,夸克仍在阿里持续输血状态中前进。
进一步说,外卖大战背景下,另一边“淘宝闪购”刚刚宣布补贴500亿,“吞金”的能力也不一般。结合25年Q1财报,阿里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70%,云业务资本开支激增导致短期盈利承压。那么,按照现有的效果,夸克的“烧钱”策略能持续多久?仍是一个未知数。
大模型的下半场,为扭转困局,阿里疯狂砸钱,这场豪赌究竟能否带来设想的结果,挽回用户端稍显落后的局面,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